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学校组织参加教育部2025年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培训会

时间:2025-04-27 点击数:



4月23日上午,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高等教育司组织召开“2025年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培训会”。对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并部署本年度重点工作,强调实验室安全关系教育事业的发展,关乎国家科技创新的未来,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高校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以久久为功的毅力,秉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推进改革创新,以高水平的实验室安全,保障强国建设。要切实筑牢实验室安全防线,完善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加强资金投入与条件保障,强化实验室安全教育,提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

A0F46


会上,教育部科技司一级巡视员张国辉张国辉总结了十年来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成效,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体系有很大进步,但仍需“查缺补漏”,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以下各种不足。

责任体系方面:上热中温下凉现象持续存在,学校-院系-实验室自上而下的安全责任清单和安全责任目标纵向不到底,高校的科研、教学、保卫、人事、财务、学工等各部门安全责任联动不足横向不到边,安全责任没有到人到岗,院级主体责任较弱。

规章制度方面:各高校的安全制度存在校级要素不全,院系级制度专业性弱,实验操作规程、操作步骤等操作性不强,没有融入教学科研业务流程现象仍然普遍。

教育培训方面:未落实分级分类24-16-8-4学时的管理要求,校级安全教育课程资源不足,学院未建立安全教育教学大纲,没有配置学分、未开设必修课程等现象常见。

安全评估方面:校级没有出台安全评估办法,院系不审核或走过场,新开实验不认真撰写评估报告,科技部门不参与安全评估等问题依然存在。

危险源管理方面:危险化学品购买、存放、使用等管理制度不健全,危险化学品没有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未建立实时动态台账、技防措施不到位。

条件保障方面:专项经费少,尤其是近年来总体环境影响,重大风险、高风险(I级、II级)实验室未落实实时监控、监测措施,部分实验室通风环境差,新建或改造工程未审批,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不足,专业技能不够等问题。

责任追究方面:存在重大隐患未追责,违纪事件未厘清原因追究责任,少量高校安全检查不深入、安全管理不到位问题突出。

会议要求高校要严格执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度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夯实责任体系,落实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规范实验场所设施运行,强化重要危险源管控,加强教育培训,践行“立德树人”的安全理念,做好以下工作:

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把安全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红线意识,深刻认识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提升责任意识,全面落实安全主体责任。要压实各级安全责任,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要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切实承担起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做到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按照“谁分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原则,层层压实安全管理责任。

健全管理体系,完善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分级分类、隐患排查、教育培训、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等,确保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做好实验室安全风险防范。完善实验室管理人员奖惩机制,避免只有责任没有激励情况。

强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生安全意识。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对进入实验室人员,尤其是对初次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做好准入教育及应急处置培训,要对可能影响人身安全的实验环节做好管控,落实个体防护,杜绝实验室安全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发生。

夯实责任体系,学校领导责任侧重制度供给与资源保障,二级单位主体责任强化安全过程监管,实验室的直接责任应聚焦在具体的风险防控。

学校在责任体系方面要设立机构、设置职能部门,有决策事项,有奖惩机制;做好安全检查的管理,抓紧高风险实验室检查管理,按分级做检查台账监督;在教育培训方面要建设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并按分级分类标准配置针对性的课程和考试;颁布评估实施细则,抽查重大风险实验室评估情况,协调教学科研组织评估工作;做好条件保障,把专项经费纳入预算,支持安全队伍建设,监督建筑设施安全与规范使用;建设信息化手段、危险源实时台账,监控监测涉危物品设备设施的使用。

二级单位要建有领导小组,有重大隐患讨论事项,有奖惩机制;在安全检查方面落实上传下达任务,按月、季度做检查台账,重大隐患实验室要关停;在教育培训方面要建设教学方案,落实准入考核,核查落实学时要求情况;落实审查评估报告,把关评估结果;做好把专项经费纳入预算,支持安全队伍建设,核查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验收等条件保障工作;建设本单位危险源台账,定期核查危险源状态。

实验室要配置安全员,有奖惩机制;重大风险和高风险实验室要建立日巡查制度,定期核查危险品、设备的有效性,定期检查实验室的卫生水电;督促实验人员参加学校、院系的安全学习考试,讲解实验室危险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组会讨论实验风险等内容;撰写评估报告,做好新建、改造实验室的初审工作;为实验人员购置个体防护设备,确保实验室满足实验安全条件;建立实验室危险源买存用收发台账,确保物品、设备安全效使用。

清华大学实验室管理处副处长艾德生深入解读了《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2025年)》的关键要点;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室安全与环保中心副主任彭华松以《高校实验室危化品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为题,围绕实验室危化品特性及管理要求、实验室危化品风险防范措施等内容展开详细阐述;西安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别朝红、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焦伟分别以“五链融合,筑牢实验室安全防线”和“制度固本强责任,协同施策筑安全”为主题进行了经验交流分享,探讨如何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领域通过创新举措和制度保障,强化安全责任落实与协同合作,提升整体安全水平。


38492


学校要求国有资产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通过聚焦压实主体责任、优化分级分类管理、强化条件保障、深化安全教育及完善项目风险评估等关键要素,扎实推进各二级单位开展自查自纠,抓实、抓细、抓好实验室安全工作,坚决防范遏制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以高水平安全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

本次会议采用集中线上观看和分散观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二级教学科研单位分管实验室安全工作负责人、各实验室安全责任人、专业教师、学生代表等参加培训活动。